微信掃一掃
▲四位美女圍在桌邊,伸手展示“十大碗”。一、全家福,二、海底撈月,三、山羊開泰黃袍加身,四、金雞展翅,五、十全十美,六、秋水紅鴨, 七、天蓬福肚,八、珍珠八寶糕,九、錦上添花,十、鯉魚龍門。十道菜名,詩意文雅,寓意深遠,口口相傳,家喻戶曉。
(圖文/登峰)俗話說,“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一過,年味漸濃。2020年1月5日,湖南永州市東安縣石期市鎮(zhèn)石期市村古老的周家祖宅里,舉辦民間傳統(tǒng)宴席“十大碗”,主人約上親朋好友、左鄰右舍,歡聚一堂,笑語滿室,其樂融融,細細品嘗闊別一年家的味道,共慶新年的到來。
“以前石期市鎮(zhèn)辦酒席都是傳統(tǒng)做法,現(xiàn)在改革了,變簡單了,我們還是懷念傳統(tǒng)宴席,它是老祖宗留下的傳統(tǒng)飲食文化,我們要傳承下來,今天宴席‘十大碗’由第八代傳人陳天星擔綱掌勺,是最正宗的傳統(tǒng)宴席做法。”主人周家林介紹道。
▲果盤八個,四個水果,葡萄、大棗、板栗、桂圓;四個點心,餅干、年糕、紅圓果、芝麻糖。
▲開胃菜八個:四個冷盤,鹵舌頭、鹵五香牛肉、鹵臘小腸、鹵豬耳朵;四個熱菜,炒豬肚、燒腰花、爆牛肚、芹菜牛肉。
▲‘十大碗’由第八代傳人陳天星擔綱掌勺,是最正宗的傳統(tǒng)宴席做法。
▲一家人正在擺果盤,其樂融融。
▲色彩斑瀾的水果盤,特別惹小孩子喜歡,忍不住伸手撿果子吃了。
據(jù)了解,石期市鎮(zhèn)“十大碗”是獨具地方風(fēng)味特色的傳統(tǒng)筵席,當?shù)叵矐c婚喪或新居落成都要辦幾十桌甚至上百桌的筵席,因酒席上有十碗主菜而得名。石期市鎮(zhèn)酒席宴豐盛量大、菜品豐富、味美可口、打包而歸,謂之東安宴席的饕餮大餐,遠近聞名。這跟石期市在歷史上的地位有關(guān),石期市鎮(zhèn)位于湘江上游之濱,湘江、石期河在此交匯,通江達海,是“海上絲綢之路”連接湖南、兩廣的重鎮(zhèn),自古以來,就以“千里湘江第一驛”而著稱,便利的水陸交通,南來北往的官商紛至沓來,走南闖北的商人、文人、官人和江湖頭面人物聚集于此,造就了繁華熱鬧的商埠碼頭,繪就了一幅“城環(huán)水邊建、水繞城邊流”富饒石碕圖、古驛繁華景,至今保存著“七街八巷九碼頭”的格局輪廓。當?shù)孛癖姼皇v究禮儀,熱情好客,造就了別具一格的飲食文化。
▲石期市鎮(zhèn)‘十大碗’菜品多、分量大、味道好,制作過程復(fù)雜,好味道的關(guān)鍵,一是湯鍋、二是菜料、三是火候。
▲‘十大碗’第八代傳人陳天星擔綱掌勺正在配菜加料調(diào)味,豐盛的菜品,引起賓客好奇稱贊,紛紛掏出手機拍照留念。
▲最考究廚師功夫是‘十全十美’面子肉,每塊肉要重量一樣,份量相同,切成四方四正,堆擺成圓形寶塔狀,切完肉后一點不剩。
▲石期市鎮(zhèn)酒席宴豐盛量大、菜品豐富、味美可口、打包而歸,遠近聞名。
▲母女聯(lián)手裝果盤
▲石期市鎮(zhèn)酒席宴豐盛量大、菜品豐富,吸引賓客拍照圍觀。
眼前的三桌宴席聘請了“十大碗”第八代傳人陳天星擔綱掌勺,陳師傅已72歲,他從20歲開始學(xué)辦“十大碗”,已從藝50多年了,經(jīng)驗豐富,廚藝老道,手法嫻熟,技藝精湛,是當?shù)厥浊恢傅难缦麖N。陳天星因年事已高,準備將廚藝悉數(shù)傳授給徒弟,今天的“十大碗”宴席是他“金盆洗手”告別宴,原汁原味按照傳統(tǒng)宴席的做法,呈現(xiàn)的是地地道道的傳統(tǒng)菜。為做好今天三桌宴席東家提前二天著手準備,特別用心,格外重視,十分珍貴。
▲蒸籠
▲熱氣騰騰的蒸菜,看著食欲感強烈。
▲蒸菜
▲“十大碗”重視調(diào)湯,用肉汁加香料熬制而成。
“石期市鎮(zhèn)‘十大碗’菜品多、分量大、味道好,制作過程復(fù)雜,好味道的關(guān)鍵,一是湯鍋、二是菜料、三是火候。最考究廚師功夫是‘十全十美’面子肉,每塊肉要重量一樣,份量相同,切成四方四正,堆擺成圓形寶塔狀,切完肉后一點不剩?!标愄煨沁吳胁诉叺莱觥笆笸搿睆N藝秘笈。石期市鎮(zhèn)宴席菜特點,選料嚴謹、品種眾多、葷素搭配、營養(yǎng)豐富。豬、羊、牛、雞、鴨、魚、海鮮、蔬菜瓜果等菜品、配料有上百種之多,席上用肉分量十足,一桌酒席光豬肉要40斤,烹飪制法擅長臘、煨、燉、燜、蒸、炸、燒、炒,并重視調(diào)湯,配料提鮮,保持原汁風(fēng)味,以鮮辣軟嫩菜品居多。
▲“十大碗”制作現(xiàn)場,柴火灶,師傅掌勺,徒弟助手。
▲‘十大碗’第八代傳人陳天星正在配菜加料調(diào)味。
▲琳瑯滿目的菜品,勾起了味蕾。
▲蛋卷黃川肉,外表酥脆,內(nèi)里軟糯,香甜可口。
據(jù)陳天星介紹,石期市傳統(tǒng)美食菜譜分八仙過海八大八小、十大碗。
“八仙過海八大八小”:果盤八個,四個水果,葡萄、大棗、板栗、桂圓;四個點心,餅干、年糕、紅圓果、芝麻糖。
開胃菜八個:四個冷盤,鹵舌頭、鹵五香牛肉、鹵臘小腸、鹵豬耳朵;四個熱菜,炒豬肚、燒腰花、爆牛肚、芹菜牛肉。
“十大碗”:一、全家福,二、海底撈月,三、山羊開泰黃袍加身,四、金雞展翅,五、十全十美,六、秋水紅鴨,七、天蓬福肚,八、珍珠八寶糕,九、錦上添花,十、鯉魚龍門。十道菜名,詩意文雅,寓意深遠,口口相傳,家喻戶曉。
▲廚師的刀功嫻熟,切法講究。
▲晶瑩剔透的海鮮墨魚,看著讓人口饞。
▲鹵菜
▲炒菜,色澤鮮艷,看著美滋滋的。
▲葷素搭配的羊扣,十分好吃。
石期市鎮(zhèn)民間宴席上菜出碗的順序約定俗成,賓客到齊落座后,先喝茶,上四盤水果、四盤點心。喝茶畢,開席,先上開胃菜,四個冷盤、四個熱菜。吃過八道開胃菜,才正式步入正席“十大碗”:十道菜按約定的順序一道道出菜,上一碗、吃一碗,吃完一個,再上一個,上菜的人順便把前面吃完的碗帶走,席間有幾道份量極大的菜專門用來撿份子,坐者有份,打包回去與家人共享,是一種敬老愛幼、勤儉節(jié)約的傳統(tǒng)美德。
宴席間隨著一碗碗美味佳肴的菜品呈上桌,賓客們聊著家常,品著美味,互相祝福,共賀新年,分享著快樂,歡聲笑語不斷,滿屋子彌漫著傳統(tǒng)民俗的“年味”。
“我們準備將‘十大碗’申報為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讓這一傳統(tǒng)美食民俗文化發(fā)揚光大?!睎|安縣文化館館長唐芳芳說道?!扒∈笸搿笔菛|安人一個古老傳統(tǒng)習(xí)俗,源遠流長,已有上千年歷史,傳承著東安的飲食文化、待客之道、民俗風(fēng)情。為傳承這道傳統(tǒng)美食文化和特色民俗,東安縣有關(guān)部門準備深入挖掘“十大碗”文化底蘊,將“十大碗”申報為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豬肚,稱呼是天蓬福肚
▲分撿份子,坐者有份,打包回去與家人共享,是一種敬老愛幼、勤儉節(jié)約的傳統(tǒng)美德。
▲分撿份子,坐者有份,主人的禮數(shù)。打包回去與家人共享,是一種敬老愛幼、勤儉節(jié)約的傳統(tǒng)美德。
▲撿份子,打包回家。
東安民間宴席“十大碗”地方不同,菜品不同,特色各異,但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印記,深深烙印在每個東安人的舌尖心頭,它帶給東安人一種文化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滿足.“恰十大碗”是東安人記憶深處的家鄉(xiāng)美食,成為人們心中抹不去的記憶和鄉(xiāng)愁,讓人回首、回味、回憶。它是團團圓圓、紅紅火火的景象,是親情、友情、感情的相聚交融,足以消散人們一年在外奔波的疲勞,伴隨一串串鄉(xiāng)音,味蕾在舌尖綻放,味道不變,鄉(xiāng)愁不改!身雖遠,心不忘,在外闖蕩的游子,永遠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