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戶外知識#戶外知識——不同路面的徒步穿越技巧
頂 頂 熱2009/09/08 13:53:00 發(fā)布200681 瀏覽4 回復(fù)0 點贊
帖子:37
精華:0
注冊:2008/10/09 10:20:24
IP屬地:未知
本帖最后由 沉溺唏噓 于 2012-3-6 17:40 編輯
轉(zhuǎn)帖:
徒步穿越是戶外的一種主要形式。在地形復(fù)雜多樣、人跡罕至的地方,沒有現(xiàn)成的路可走,沒有明確的路標(biāo)指示方向,依靠地圖、指南針、再加上自己的頭腦和雙腳閱讀每一寸土地,在清麗脫俗或古老滄桑的地方留下自己的足跡,在沉郁安靜或靈動跳躍中觀察和學(xué)習(xí)到各種有益的知識是一種滿足。而徒步穿越活動離不開路,路況的好壞直接關(guān)系到我們是否能夠成功穿越,路面條件太差有時會使我們受到傷害,如能很好地掌握行走不同路面的技巧,在路上就會更輕松、更愉快。行走著,安全著,快樂著,才是我們的戶外理念。
現(xiàn)將幾種常見的戶外徒步路面的穿越行走經(jīng)驗收集整理于此,希望對喜歡戶外活動和從事野外作業(yè)的朋友們有所幫助。
一、石板路
路面特點:
這種路面主要出現(xiàn)在石質(zhì)山崖、陡崖或是石質(zhì)斷層,山體的基巖出露地帶,或由整塊石面形成,或由多塊石面形成,也有人為鋪就的石板路面。由于路面平滑且多青苔,故易打滑。一旦遇到雨雪容易發(fā)生事故,輕則跌跤、崴腳,重則骨折重傷?! ?/strong>
行走經(jīng)驗:
雨后,上山時除了穿防滑的鞋以外,心情還要放松。行走時重心不要太靠前,重心方向要和地面的石板垂直,盡量使用登山杖。背大包時包的重心應(yīng)該是中部偏下,手盡量扶著巖壁或樹木。下山時一定要用登山杖,重心略微前傾。腳的落點盡量踩在石板之間的縫隙,或者路旁的草木上。兩個人之間一點要拉開距離,避免一個人跌倒后鏟倒好幾個。雪后,最好用四齒的冰爪,如果不用冰爪,腳一定要落在路旁樹根或草木上,登山杖必不可少。
二、跳石
所謂的跳石就是沒有明顯的路,所謂的“路”主要由山谷溝壑經(jīng)長期雨水沖刷和山洪暴發(fā)形成。在這種路面上行走,需要在石頭上跳來跳去前進(jìn),細(xì)紗、小溪、巨石參差交錯,“殺機”四伏。
行走經(jīng)驗:
克服對跳石的恐懼心理是最主要的,這就要求注意力集中。雨季,大雨來臨之前、大雨剛過時不要去峽谷跳石,小心山洪暴發(fā)。準(zhǔn)備好一雙底厚一點硬一點的登山鞋,在跳石之前要先檢查鞋帶是否松動,然后要把背包肩帶和腰帶拉緊,讓背包緊貼背部,以免跳躍時背包晃動、重心不穩(wěn)導(dǎo)致失足。跳石時眼睛要注意觀察前方的情況,準(zhǔn)確判斷下一個落腳點,注意觀察某些石頭上留下的長期作為落腳點的暗痕。另外,一定要把鞋底清理干凈,如果鞋底粘上了沙子,就要小心你的膝蓋和門牙嘍。
這種路面很常見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石頭風(fēng)化和沒有植被覆蓋的山皮經(jīng)過人們的長時間踩踏形成的。也許你覺得這是最好走的路,有什么可注意的!那是這樣的想法大錯特錯。
大雨后經(jīng)過太陽的曝曬,土路表面已經(jīng)被曬干,但實際上已經(jīng)吸足了水分,這個時候上下山時很容易出現(xiàn)危險,走這種路面時鞋底一定要抓地,要充分利用登山
灌木叢包括很多種,大致可以劃分為自然灌木叢和人造灌木叢。自然灌木叢主要分布于茂密叢林中,灌木種類較多且較為低矮,一般土質(zhì)濕滑松軟,可能會有沼澤,危險性較大;人工灌木叢主要分布?xì)夂蜉^為干燥的山麓坡地,是人為栽種防風(fēng)固土用的,所在地一般土質(zhì)干燥、含沙土較多、貌似堅硬其實一踩就滑,部分區(qū)域存在流沙的情況。
走灌木叢要帶上眼鏡、帽子、拉上沖鋒衣的拉鎖,隊員之間至少要保持1.5米的距離,防止前面的隊友帶倒的樹枝反彈回來傷到自己。時刻提醒后面的隊友注意距離過遠(yuǎn)容易迷路!徒步經(jīng)過自然類灌木叢時最好有輔助設(shè)備及經(jīng)驗豐富的領(lǐng)隊或當(dāng)?shù)叵驅(qū)铰废刃?,要注意灌木多帶短刺、蚊蟲較多,建議穿高幫防滑鞋底、紋路大且凹凸較深的叢林靴,要穿長袖、長褲,注意臉部的保護(hù)。人造灌木叢較自然灌木叢灌木高且多刺,建議準(zhǔn)備手套(最好皮質(zhì))、長袖高領(lǐng)防刮衣褲和防滑抓地能力好的
五、山地行走
路面特點:
山地往往由起伏不定的山丘或溝嶺組成,間有小溪、山崖或林叢。路面往往較復(fù)雜,可能會出現(xiàn)前面的石板路、泥路、跳石、灌叢等,需要綜合應(yīng)用各種徒步穿越技巧。
行走經(jīng)驗:
在山地行進(jìn),為避免迷失方向,節(jié)省體力,提高行進(jìn)速度,應(yīng)力求有道路不穿林翻山,有大路不走小路。如沒有道路,可選擇在縱向的山梁、山脊、山腰、河流小溪邊緣,以及樹高、林稀、空隙大、草叢低疏的地形上行進(jìn)。一般不要走縱深大的深溝峽谷和草叢繁茂、藤竹交織的地方,力求走梁不走溝,走縱不走橫。行進(jìn)應(yīng)遵循大步走的原則,山地也是如此。如果將步幅加大,三步并作兩步走,幾十公里下來,就可以少邁許多步,節(jié)省許多體力。俗話說:“不怕慢就怕站”。當(dāng)疲勞時,應(yīng)用放松的慢行來休息,而不要停下來,站立一分鐘,慢行就可以走出幾十米。
山地行走,經(jīng)常會遇到各種巖石坡和陡壁。因此,攀登巖石是登山的主要技能。在攀登巖石之前,應(yīng)對巖石進(jìn)行細(xì)致的觀察,慎重地識別巖石的質(zhì)量和風(fēng)化程度,然后確定攀登的方向和通過的路線。攀登巖石最基本的方法是“三點固定”法,要求登山者手和腳能很好地做配合動作。兩手一腳或兩腳一手固定后,再移動其他一點,使身體重心逐漸上升。運用此法時,要防上竄跳和猛進(jìn),并避免兩點同時移動,而且一定要穩(wěn)、輕、快,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距離和最穩(wěn)固的支點,不要跨大步和抓、蹬過遠(yuǎn)的點。
草坡和碎石坡是山地間分布最廣泛的一種地形。在海拔3000米以下的山地,除了懸崖峭壁以外,幾乎大都是草坡和碎石坡。攀登30度以下的山坡,可沿直線上升。身體稍向前傾,全腳掌著地,兩膝彎曲,兩腳呈外八字形,邁步不要過大過快。當(dāng)坡度大于30度時,沿直線攀登就比較困難了。因為兩腳腕關(guān)節(jié)不好伸展,容易疲勞;坡度大,碎石易滾動,容易滑倒。因此一般均采取“之”字形上升法。即按照“之”字形路線橫上斜進(jìn)。攀登時,腿微曲,上體前傾,內(nèi)側(cè)腳尖向前,全腳掌著地,外側(cè)腳尖稍向外撇。通過草坡時,注意不要亂抓樹木和攀引草蔓,以免拔斷使人摔倒。在碎石坡上行進(jìn),要特別注意腳要踏實,抬腳要輕,以免碎石滾動。在行進(jìn)中不小心滑倒時,應(yīng)立即面向山坡,張開兩臂,伸直兩腿(腳尖翹起),使身體重心盡量上移,以減低滑行速度。這樣,就可設(shè)法在滑行中尋找攀引和支撐物。千萬不要面朝外坐,因為那樣不但會滑得更快,而且在較陡的斜坡上還容易翻滾。
雨季在山地行進(jìn),應(yīng)盡量避開低洼地,如溝谷、河溪,以防山洪和塌方。如遇雷雨,應(yīng)立即到附近的低洼地或稠密的灌木叢去,不要躲在高大的樹下。大樹常常引來落地雷,使人遭到雷擊。避雷雨時,應(yīng)把金屬物品暫時存放到一個容易找的地方,不要帶在身上,也可以尋找地勢低的地方臥到。在山地如遇風(fēng)雪、濃霧、強風(fēng)等惡劣天氣,應(yīng)停止行進(jìn),躲避在山崖下或山洞里,待氣候好轉(zhuǎn)時再走。山地行進(jìn)不要過高估計自己的體力,疲勞時,就應(yīng)適時休息。不要走到快累垮了才休息,那樣不容易恢復(fù)體力,再走也提不起勁。正確的方法是大步走一段,再放松緩步慢行一段,或停下來休息一會,調(diào)整呼吸。站著休息時,不要卸掉裝具背包,可以在背包下支撐一根木棍,以減輕身體負(fù)重。若天氣冷,不要坐在石頭上休息,石頭會迅速將身體的熱量吸走。
六、河川穿越
路面特點:
河川穿越是戶外徒步一項可能遇到的問題,通常我們可以依靠地圖來判斷穿越區(qū)域是否有大的河流,但在地形較為復(fù)雜特別是海拔高差較大,河谷強切割的地區(qū),一條看似不大的溪流往往成為穿越障礙,在暴雨多發(fā)的季節(jié),原本不能構(gòu)成威懾的小溪溝也許會成為洪水暴漲的大河。因此穿越河川必須慎重選擇過河地點。
行走經(jīng)驗:
最好的辦法是尋找橋梁通過或詢問當(dāng)?shù)厝肆私鈽蛄何恢?,在萬不得已時才準(zhǔn)備徒步穿越河川。在過河時,首要工作是仔細(xì)觀察水流的情況。水流緩慢的,可選較淺處渡過,并在容易上岸的岸邊登陸。而在瀑布的正上方或旁邊,河通常較深,且水量多,絕不可渡過。河道較窄的上游,趟水過河也許可行——但首先要用撐竿試一試河水的深淺。可能會有落腳的巖石,也可人為地放置石塊,幫助自己趟過河去。團(tuán)隊探險時,部分人可能能夠直接跳越狹窄的河谷,或者利用巖石穿過溪流,但如果還有許多人做不到,意義就不大。另外,從圓滑的巖石上摔倒很容易扭傷腳踝。河流三角灣外通常波濤洶涌,河面也很寬,有些河流甚至?xí)艹毕绊?,不要在其處穿越。除非有木筏或浮艇,否則還是應(yīng)向上游前進(jìn),尋找適合穿越的河段。在寬闊河面,迫不得已而又有條件有能力時,可捆扎浮排泅渡過河,即便擁有木筏與浮艇,也不要輕易穿越。很可能會被河水沖走,離理想的彼岸越來越遠(yuǎn)。不過這也得根據(jù)實際情況——水流和風(fēng)浪對航行的影響程度而定。如果水溫過低時,可以制作木筏,當(dāng)你到達(dá)彼岸時,只是濕了雙腳,可以及時生火烘干。
只有在河水很淺,僅會弄濕鞋襪時,你才可以考慮趟水過河。涉水渡河時一般要采用斜線渡河方式,即要將上岸目標(biāo)定在下游方向。渡河本身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應(yīng)穿著襪子拖著腳涉水而過。另外,拿根拐杖拄著,在上游較易取得平衡。纜繩(登山繩)也是很好的工具,將繩子的一端固定在河岸,另一端綁在走最前面的人的腰部,走在后面的人也就較有保障。涉水過河之水深以膝蓋為準(zhǔn),若水深及腰,除非水流特別緩慢,否則寸步難行,更別說過河了。背對彼岸,身體與河道有一個傾斜角,水流會幫助你向?qū)Π兑苿印2骄嗖豢蛇^大,拖著腳走。用棍棒試探河水深淺,探測落腳點是否可靠。急流應(yīng)盡量避免直接涉水渡過,遇非渡過不可時,則應(yīng)準(zhǔn)備粗而長的木棍,推向河中央的巖石,以該處為中心劃半圓斜向渡過。長褲或登山浮袋可代替游泳圈,圓木或木片均可善加利用以利渡河。
以下內(nèi)容回復(fù)后可見
自定義HTML廣告位
帖子:59
精華:0
注冊:2008/09/01 03:42:56
IP屬地:
帖子:0
精華:0
注冊:2011/11/08 21:05:58
IP屬地:
帖子:14
精華:0
注冊:2009/06/10 16:17:42
IP屬地:

帖子:52
精華:0
注冊:2011/03/29 13:02:00
IP屬地:
樓主其他帖子
-
頭子和還我河山,不得不說的故事(純搞笑貼)#情感沙龍#
2011/12/19 20:09:00198067瀏覽 -
川西北之行(六樓有更新)#舜行天下#
2011/11/08 19:50:00201737瀏覽 -
急尋舜皇山登頂向?qū)б幻?/a>#活動召集#
2011/09/23 10:27:00197565瀏覽 -
踏春看油菜花第二季#舜行天下#
2011/03/14 10:03:00200859瀏覽 -
踏春看油菜花。#舜行天下#
2011/02/27 15:52:00201598瀏覽 -
強烈要求昨天晚上相機拍了照片的人發(fā)照片。。#活動回顧#
2011/02/01 09:32:00199646瀏覽
新帖速遞
-
在蔣厚仁李惠娟80歲生日宴上的講話(1748z)#親情友情#
2024/05/02 17:10:39 -
關(guān)于中田土話,請教下了解的中田老鄉(xiāng)#人文東安#
2024/03/03 09:38:19 -
尋錦湘派譚姓同宗#人文東安#
2024/02/07 22:28:48 -
東安縣青化下鄉(xiāng)三十二都#人文東安#
2024/02/07 22:11:44 -
石溪河記(散文2656z)#人文東安#
2024/02/01 11:53:32 -
在李曉君81歲生日宴上的講話(1776z)#親情友情#
2024/01/06 19:51:07
精華好貼
-
東安蘆洪市古街實景廟會,吸引數(shù)萬人圍觀(視頻+照片)#東安時事#
2019/07/21 17:51:36 -
2019年 東安縣馬跡塘龍舟賽(視頻+照片)#東安時事#
2019/06/17 13:28:15 -
東安淥埠頭龍舟升河,湘江第一灣龍舟賽拉開序幕(視頻+照片)#東安時事#
2019/06/04 09:59:19 -
110余名新聞界大咖聚焦“功夫東安雞”“東安武術(shù)”“220米巨龍”#東安時事#
2019/05/21 21:41:13 -
永州市各市縣非遺專家、攝影主力軍走進(jìn)東安,“傳德孝文化 展多彩非遺” ……#東安時事#
2019/05/13 21:51:22 -
東安清晨 云霧繚繞 似仙境 太美啦!#圖說東安#
2019/04/07 22:3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