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發(fā)揮未成年人的主體作用是共青團、少先隊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課題。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要堅持以人為本,把誠心誠意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服務作為思想道德建設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既教育人,又服務人。對未成年人要多尊重、多理解、多關心、多幫助,不能僅僅把他們當作教育和管理的對象。這重要的論述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青少年觀,對于我們不斷增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我們黨歷來把為了下一代的幸福作為自己的信念和目標,把教育引導下一代作為自己的責任和任務,把下一代的健康成長作為自己事業(yè)的寄托和希望,在教育引導青少年的過程中十分注意發(fā)揮青少年本身內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毛澤東同志曾指出,青年團要照顧青年的特點,為青少年設想。鄧小平同志也指出,青少年教育要研究青年特殊的要求,特殊的問題。江澤民同志希望當代少年兒童要自學、自理、自護、自強、自律,做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強調要從樹立和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執(zhí)政為民的高度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這些重要的思想都要求我們,在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中,必須充分發(fā)揮未成年人的主體作用。 未成年人是成長的主體,道德的養(yǎng)成、理想的樹立,離不開他們的親身體驗和真切感受。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成人社會的關心、愛護和引導教育是前提,但不能包辦代替。在全社會共同關心的氛圍中,讓孩子學會自己教育自己特別重要,內外因相結合,知與行相統(tǒng)一,思想道德教育才能見到實效。中學共青團員正處在即將成人的關鍵階段,少先隊員正在度過未成年人進入學校學習的重要時光。共青團和少先隊組織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發(fā)揮未成年人的主體作用,以獨具特色的組織教育、生動活潑的實踐教育、扎實有效的自我教育,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質。 要發(fā)揮未成年人的主體作用,就要尊重未成年人在學習、生活以及社會參與等方面的主體地位。未成年人對外界事物有著相對獨特而又豐富多彩的心理感受,決不能簡單地將他們僅僅看作受教育的對象,而應作為一個擁有基本權利而又擁有精神世界的群體受到成人世界的尊重,以平等的而不是居高臨下的心態(tài)來傾聽他們的想法和看法。 要發(fā)揮未成年人的主體作用,就要理解未成年人。社會在發(fā)展,未成年人也在變化,他們有許多新的特點。我們看待未成年人的眼光、衡量未成年人的標準也必須與時俱進,而不能用舊的眼光、舊的標準來衡量當代未成年人。要習慣于換位思考,理解未成年人的所思所想。 要發(fā)揮未成年人的主體作用,就要貼近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有他們自己的生活習慣、表達方式,有著屬于自己年齡群體的關注對象、關注熱點,還有著不同于成人世界的接受能力和認知特點。我們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設的普遍規(guī)律,又要適應未成年人身心成長的特點和接受能力,在尊重、理解未成年人的基礎上,使用鮮活通俗的語言、生動典型的事例、喜聞樂見的形式,因勢利導、循循善誘、深入淺出,引導未成年人積極主動參與思想道德實踐。同時要根據他們心理、生理和思想可塑性強等特點,緊緊抓住影響他們思想道德觀念形成和發(fā)展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確定思想道德教育的重點內容和目標,區(qū)分不同年齡層次、地域群體,各有側重,循序漸進。 共青團、少先隊的思想道德教育不僅僅是把做人做事的道理直接單向地傳授給未成年人,更重要的是引導他們在親身實踐中逐步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并學習和掌握正確的方法,使未成年人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因此,我們設定的教育目標就要體現滿足他們成長的主體需求,教育內容既是他們必須的也是他們能夠理解的,教育形式要為他們所喜聞樂見,教育過程要使他們成為教育活動的設計者、主導者和成效的檢驗者。總之,要通過充分調動他們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真正落到實處。 來源《中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