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文紫湘
?
??? 水嶺既是一個行政鄉(xiāng)的名稱,又是一座山嶺的名字。這以水為名的山嶺,是越城嶺舜皇山系自北而南逸出的幾列支脈中的一條;其命名本身即寓有奇妙的詩意,是山與水的結(jié)合,是大自然天籟音符的跳蕩。山名以水,水傍以山;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山高水長。地方風(fēng)景之優(yōu)勝,從一個名字上已經(jīng)得到了高度的概括與體現(xiàn)。
??? 這一脈山嶺綿延二十里,以石峰居多。嶺上平臺,墾良田千畝有余;嶺東麓輔以丘陵山崗,嶺西麓下延為山峪,中有溪河蜿蜒劃過,措雜村落七、八,嶗山九、十,自為一方洞天。我們就從這些村落中的一個出發(fā)東向,沿青石板鋪就的山道攀登,至山嶺的半腰,有石亭一座翼然聳立,曰水嶺石亭。亭約略占地二十平方,八個石礎(chǔ),八根石柱,組成四出四向空間,圍以大石塊作屏,或刻筑亭事之始末,或鑿捐助者之姓名款項,敘述頗為詳盡。特別是地方名賢文光普氏撰寫的碑銘,猶有可讀之處。曰:
??? “已未之春二月,有客來語于余曰:水嶺石亭之筑,君則發(fā)起,匠石程工,行將竣已。石亭之作雖萬歲千秋,行人得此以息足,而鳥獸得此以息心。夫物猶有蟄眠,矧人豈無寧咎?曷弗安心小憩,訖風(fēng)景以怡情。斯地也,山上有水,其象為囗,往來連然,懸流飛瀑,聲若洪鐘,聆之而色喜。北望大嶺出沒云霧間,俄頃而開數(shù)面,九龍諸峰,如九老遙矚斯亭。溪水蜿然而來,灌萬頃平疇,迤南匯逆流之澗曲折。而俯示群山環(huán)拱,屯落基布于山麓。炊煙起,緩風(fēng)引為長霧,則群山上擁青螺,下披白練,爭獻(xiàn)美于斯亭。于茲騁懷游目,爽囗即所以息心,其足以使勞者舒其筋力,而憂者一滌其胸襟?!?/DIV>
??? 銘后落款是:中華民國八年仲春月觳旦文光普澹庵氏題。以此我們可以知道,石亭筑成時間是公元一九二零年春天,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歷史了。風(fēng)雨駁蝕之下,猶自寂寞孤立,不能不讓人心生慨嘆。文光普氏生于嶺下燕桂村,好學(xué)勤奮,宣統(tǒng)己酉科拔貢,曾為郴縣知事、湖南民政處秘書及本縣教育局長,既熱心向上向善,又能作詩賦歌,也算是一方名士。所作碑銘,雖仿醉翁遺韻,卻也十分貼切當(dāng)?shù)鼐跋?,不失為一篇妙文。只可惜歲月風(fēng)雨磨蝕,字跡多有淹滅,莫可辨認(rèn),只得用“囗”代替。
??? 此外,八根石柱之上,猶刻有四對聯(lián)偶,繪景抒懷,狀物言志,頗有特色。一并錄存如下,不辨字跡,亦用“囗”替代——
??? 北門聯(lián):峻嶺急湍興懷猶昔,旗亭畫囗高唱入云。(佚名)
??? 西門聯(lián):道途無樾木囗恬饑渴待何人,風(fēng)景侶蘭亭添飾江山須囗華。(文光普)
??? 南門聯(lián):擴(kuò)大胸懷捷足快登絕頂上,放開眼界回頭已見眾山低。(蘭士眾等)
??? 東門聯(lián):問山水清奇可曾醉翁來此,唱云河路上且看詩客是誰?(陳文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