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張培功
?
??? 深秋時節(jié),一位住在鄉(xiāng)下的朋友邀我到他家小住,我自然欣然前往。朋友家地處舜皇山深處,門前清流涓涓,屋后竹影婆娑,青山綠水之間,確是修身養(yǎng)性的絕佳去處。晚飯過后,趁著些許酒意,朋友神兮兮地問我:“老張,有沒有興趣去一個地方?”他道出一個很雅致的名字——“聽月溪”!我說:“月還能聽么?”朋友并不解釋,只是說“你去了就知道了?!庇谑?,我們便踩著溶溶月色,去尋訪所謂的“聽月溪”了。
??? 其實所謂的“聽月溪”只是宛延在山谷中的一條幽美的小溪。兩岸懸崖壁立,虬藤繁枝攀援其上,當空已被參天古木交錯遮掩,只剩細碎的月影輕輕篩落下來,驚擾滿溪淺淺的清波。山月孩子似地引著我們在這光與影的通道中緩緩穿行?!昂虏皆绿せㄓ啊保也坏貌惑@嘆東坡詩境的神秘了。當我們將臨溪水盡頭,正覺山窮水復之際,前面豁然開闊、明亮起來。一簾巨大的多重瀑布懸掛在前面懸崖上,在月光下閃著平和的清輝。瀑布下是一片大水潭,水面平靜如鏡。朋友興奮地喊:“到了,到了,聽月溪到了!”
??? 我們在離瀑布二十多米的地方坐了下來,看著那銀簾似的瀑布。也不知它是從什么地方流出來的,居然纖塵不染,卓爾天成。讓人肅然敬佩的是她的樸實、實在、清純與不爭,日復一日,夜復一夜,年復一年,平平常常,不急不躁地流過來,流成了“一溪明月”,流向遠方。我想,或許這是山月的一種形態(tài),一種體現(xiàn)罷。
??? 那泓水潭也并不深,水質異常清純,無數(shù)大大小小的鵝卵石靜伏潭底,在山月的拂弄下,粒粒似跳動的玉珠。在大部分的時間里,那一潭山月是淡泊寧靜的,總讓人品味出一種“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的韻味來。只有當清風徐來,那一盤滿月才和著風的節(jié)拍,踩著輕盈的舞步,輕輕跳動,緩緩向四周劃開去,又緩緩聚攏來,復歸于寧靜。這大概是月的一種品格,一種風度,與世無爭,隨遇而安。
??? “聽月溪”是一首優(yōu)美的“月光奏鳴曲”,是來自天籟的智者的歌吟,是得道高僧孜孜不倦的警世梵唱。她的超然脫俗處在于:清純如處子,不爭如梅蘭。人置身于這種氛圍中,心中只有流水月唱,和風鳥鳴,如老僧入定,心地一片澄明,哪里還有功名利祿、榮辱得失這些俗念和煩惱呢? ??? 聽月,其實是一種解脫,一種發(fā)泄,一種情緒的宣染,一種靈魂的安慰。所謂“聽月溪”無非是一種氛圍,一種載體,這就象世上本沒有神,信的人多了也便有了神一樣,不外乎信仰而已。參悟了這一點,則天下無處不可以聽月,無處不有“聽月溪”。 |